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(记者高欣然)为进一步打击专利、商标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,营造风清气正的代理行业发展环境,近日,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《专利、商标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协同治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。
《办法》解释,专利、商标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协同治理,是指将设立专利、商标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黑名单(以下简称“黑名单”),在一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布,接受社会监督,并实施协同约束措施。
《办法》明确,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利、商标代理机构和代理人员列入黑名单:一是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规范辞去公职、退休人员到专利或者商标代理机构任职的规定,构成违规聘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辞去公职、退休人员,并存在拖延、拒绝纠正其违法违规行为等情形的专利、商标代理机构;二是存在审代勾连行为,以行贿等严重影响专利、商标审查工作公平公正的方式,获取不当利益的专利、商标代理机构和代理人员;三是采取违规转递涉案材料、干预影响审查结论、不正当获取审查信息等方式,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严重不良影响的专利、商标代理机构和代理人员;四是应当列入黑名单的其他情形。